釋蓮鳴上師2009年10月5日於雷藏寺(新加坡)開示
(文接768期第5版)
像十二因緣,這個十二因緣的重點在哪裡?為什麼我們懂得「無生」的道理,還是被生死所綁?這是因為我們的「力」還沒有足。好像助教所講的, 文殊菩薩所講的「其力未充」就是這個道理。我們只是知道而已,而不是真正懂,所以做出來的時候就有問題。所以在我們三十歲以下的時候,要多聞;三十歲到五 十歲的時候是實修,就是要把你所知道的佛法真正的把它修出來,像內火、寶瓶氣;像內法、本尊法、金剛法,真正的把它修出來;真正的去參禪,真正的去看公 案,看話頭,去真正的參出來,不要只是在文字道理上去看,真正的把它放在自己的意識裡面去參、去悟!而五十歲之後,就是修往生。所以這一生裡面,其實,它 的基本是在頭三十歲的這個多聞時期,這個多聞的時期決定了你之後要走的路。如果前面沒有做好,你就好好地按著根本上師所教的去修,好好地修本尊法,直至本 尊顯現跟你完全合一。當你有了這個可以了生死的把握之後,就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繼續地修。
所以要怎麼樣可以脫離生死輪迴?當明白了十二因緣之後,就可以知道這個生死流轉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當明白了生死流轉,十二因緣另外一個名 字叫做「十二緣支」,或叫做「十二流轉生死圖」,就是說你的生死究竟為什麼是這樣,為什麼你明明知道沒有生,也沒有死,明明知道無生的道理,知道了卻做不 到。為什麼?這在十二因緣裡面有講到。明白了這個道理,把生死輪迴有了一個把握了,就是把它可以解決掉了。之後就好好地用剩下來的時間來修大乘的佛法。所 以佛陀一開始傳佛法的時候,是以傳小乘為主。小乘為什麼叫做二乘佛法?這是因為小乘裡面有兩個「乘」,一個是緣覺乘,一個是聲聞乘,兩個加起來就是二乘, 這兩個都是小乘。小乘佛法,一開始把你的生死問題解決掉了,之後再慢慢講大乘佛法給你聽。當你生死問題沒有了,之後你才可以慢慢修大乘的佛法,要不然,你 的生死問題還沒有解決,你還有什麼心情來學其他的佛法?所以當他們把生死問題解決了,他們知道釋迦牟尼佛所講的佛法真的可以行得通,這個時候他們才會來學 其他大乘的佛法。
聽聞是很重要的。佛有講過一句說話:以聞、思、修而進入三摩地。以多聞、思維去體會,還有以實修而進入三摩地。如果沒有多聞,你沒有辦法 整體地去思維,沒有思維你沒有辦法去實修;沒有辦法實修,就沒有辦法進入三摩地。所以這一切都從多聞開始做起。其實真正要懂得的佛法其實並不需要很多,懂 得最基本的幾個就夠了,比方說,十二因緣很重要,十八界很重要,三十七道品很重要,五戒、十戒很重要。
那之後是精進跟實修。其實精進是分開兩個的,精進有我們所講的身體上的精進,那什麼叫做身體上的精進呢?比方說,我們在不斷地持咒,不斷 地做大禮拜,就是以數量為精進的一個方法。像我做了108遍的大禮拜,我做了十萬遍的師尊心咒,每天坐多少壇等等,這個是以數量來表現精進的一個方法。第 二個是以心來表現精進,只要你心不放逸地去做好每一件事,你要時常觀照自己的念頭,你每一個念頭都要是清淨的,你每一個念頭都是沒有貪、沒有瞋、沒有癡, 只要你把你自己的念頭管好,這個時候你就是精進。所以在禪宗裡面有一句說話講得很好,叫做「守口如瓶」、「護意如城」,守護你自己的意念好像你的城門一 樣。你知道以前的城門有很多官兵在那裡守護住,守護我們的意念好像守護我們的城池一樣,守護我們的口不要造口業;好像瓶子一樣地蓋住不要說不好的說話。所 以這就是身精進跟心精進。
第四個就是戒律。戒律分五戒、八關齋戒還有十戒。一般講起來有殺、盜、淫、妄、酒,前面四個是實戒,第五個叫做遮戒或虛戒。為什麼最後一 個是虛戒呢?因為你喝了酒就會犯之前四個戒!(笑)所以殺、盜、淫、妄是實在的犯了戒,而喝酒後會犯之前的四個,所以是虛戒,這就是所謂的五戒。
修行人不可以犯五戒。還有不可以睡在高廣之床,因為比較奢侈豪華的床會增長你自己的懶惰及貪圖的心態。另外一個是不可以著香華鬟,就是不 可以化很濃的妝、穿金戴銀。還有一個就是不可以去歌舞場所。還有一個就是非時食,就是以前所講的過午不吃。這九個就是我們所講的八關齋戒,其實八關齋戒是 九條戒。就是說你要把你的心從這九個可以把你犯戒的地方去封閉了,就是不要做這九個不好的事,關就是把它關閉。齋就是剛才所講的非時吃,戒就是戒律,就是 毗尼。最後一個戒律就是手不碰錢,好像師尊講過,我們手不碰錢,我們手碰紅色的包包!(眾笑)所以就是手不碰錢戒!對於這一條戒律在以前的佛教是有很大的 爭論。
(未完待續)
真佛報(新加坡) / 蓮花逸伶恭錄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留言系統接受 5 種 HTML 標記:
< a > (建立連結之用)
< strong > 及 < b > (將文字轉成粗體)
< em > 及 < i > (將文字轉成斜體)
你必須有Yahoo!、Google
或其他支援OpenID的帳號才可以登入留言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