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标签为“佛學問答”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佛學問答”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星期二, 六月 22

別用無效的辦法來消氣

作者: 曾昭旭教授 2010-06-15


別用無效的辦法來消氣
雖然已經脫離現場了,但拖帶在身上的負面情緒要怎麼打發呢?
其實所有人都自然會在一次次的創傷經驗中發展出自己的消氣辦法,但這林林總總的消氣法中,有些是好的,有些是不好的。所以我們應該善加選擇,要選用「有效而無害」而不要選用「無效反而有害」的辦法。
★先說無效反而有害的好了!這意思是說:雖然眼前看來好像有效,但和其後產生的副作用比起來,卻早被抵銷有餘,所以總的來說是無效的,或說是划不來的。
★這就好比用吸食毒品來換取短暫的開心、興奮、High,卻不管藥力過後的倦怠、昏沉,乃至藥癮發作時的難受。到後來一定是效期愈來愈短,劑量卻得愈加愈多,副作用也愈來愈嚴重。這不擺明就是愚昧、划不來嗎?
★抒發情緒也是一樣,一個很普通的辦法是把自己的情緒轉發到無辜的旁人身上。於是長官不爽,部下就倒楣;大人鬧情緒,孩子就成了受氣包。這當然是不道德的,而冤屈受氣的一方也早晚會反彈報復回來,所以不是好辦法。
★其次,許多人情緒苦悶,老喜歡藉找刺激來宣洩,卻不知酒色財氣,不是傷身就是破財,乃至敗壞德性,怎麼算都划不來。年輕人血氣方剛,更容易用好勇鬥狠,飇車競速,或者靠黃色、黑色的媒體、讀物來抒壓,這都可以算是副作用過大而無效有害的辦法,當然是不用為妙。

星期日, 六月 20

作福不嫌多,但用於解脫[轉貼]

分類:修心養性
2010/04/17 17:16

[轉貼]作福不嫌多,但用於解脫


有一次,佛陀來到憍薩羅國首都舍衛城遊化,住在城南郊外的祇樹給孤獨園。
   這天,憍薩羅國波斯匿王盛裝前往禮見佛陀,請求佛陀及僧團能在舍衛城住上三個月,接受他的供養。
  佛陀默許了。
  波斯匿王就在王宮 外面,搭建了一座大講堂,並要求朝中的大臣們,也一起發歡喜心供養。
  在一次飲食供養後,波斯匿王對佛陀說:
  「世尊!我曾經聽世尊 說:布施給畜生,可以得到以百計的福報,布施犯戒人為千,布施持戒人為萬,布施離欲外道為億,布施向須陀洹則難以計算,更何況是須陀洹以上的聖者了。我今 天供養了世尊及眾比丘僧,因此,所獲得的福報與功德,應當是難以計算的。今天,我已經算是功德圓滿了。」
  佛陀聽了,告訴波斯匿王說:
   「大王!不要這麼說!作福是不嫌多的,你怎麼能說已經功德圓滿了呢?為何說作福不嫌多呢?因為眾生的生死輪迴,實在長遠得難以計算。
  在很久 以前,我們住的地方有一位名叫『地主』的大王,皇后名叫『日月光』,太子名叫『燈光』。燈光太子長得十分端正,後來出家修道成佛,並且陸續度化了八十億眾 成阿羅漢。
  地主大王在太子成佛後,迎請燈光如來入宮親自供養,並且發願終身供養如來及八十億眾的阿羅漢,獲得了燈光如來的默許。
   地主大王充分供養了燈光如來七萬年。
  燈光如來入滅後,地主大王又建了許多寺廟、寶塔,持續供養其他阿羅漢,直到他們一一入滅,並且也為這些阿 羅漢的遺骨建塔廟供養,這樣又過了七萬年,直到燈光如來所傳的佛法消失了,才去世。
  大王!那位地主大王不是別人,就是我的前身。那 時,我七萬年供養如來,七萬年供養舍利,只想以此所作的功德,在生死中得到福報享用,而不曾修道求解脫。大王!你知道嗎?當時所作的福德,到現在已經全部 耗盡了,連毛髮般大小的福德也沒留下來。怎麼會這樣呢?正是因為,生死輪迴長遠得難以計算,以致在那麼長的時間中,再多的福報都會被耗盡,不留一絲一毫。
   所以,大王!不要說:今天我作福已經功德圓滿,你應當說:今天我所有身、口、意的所作所為,都要趣向解脫,我不求在生死中享用福報,但求能得到長遠無量 的安樂。

  波斯匿王聽了佛陀這番教說,不由得毛骨悚然地害怕起來。一陣悲傷哭泣後,以手抹掉眼淚,向佛陀頂禮,承認自己的 過失。他說:
  「世尊!我真是太愚笨了,請世尊接受我的懺悔!我以五體投地之禮,表示我改過的心意。以後,我不會再那樣說了,請世尊接受我的懺 悔。」
  「太好了,大王!你能懺悔改過。我接受你的懺悔,以後不要再那樣說了。」
  這時,在大眾中,有一位名叫迦旃延的比丘尼,起來 讚歎佛陀對波斯匿王的勸勉,並且以自己的前世為例,印證應當趣向於解脫,而不是求在生死中享用福報的教說。她說,三十一劫前她的前世,是一位名叫「純黑」 的差使,他在野馬城供養當時的式詰如來,供養後,發願要以這樣的功德不墮三惡道,來世見佛聞法而得解脫。她就是以這樣的因緣,今世得遇釋迦佛,從而修道得 解脫的。
  佛陀讚歎她是聲聞弟子中,信解脫第一的比丘尼。
按語:
  一、本則故事取材自《增壹阿含第二三品第一經》。
  二、作福不嫌 多,因為生死長遠,再多的福報也不夠用。從「再多的福報也不夠用」這樣的警覺中,知道要將福報善用於有益生死解脫,才是正途。
   三、說過去的某某,就是現在的我,成為經典中的一種體裁格式,稱為「本生」。這類格式的經典,其集成的時間並不太早,約與《增一阿含經》集成的時代相 當。(參考印順法師《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第八章第四節〉)
  四、「本生」體裁之類的經典,後來繼續有蓬勃的發展,對修長遠菩薩行以成佛的大 乘思想,提供了有利的發展環境。



星期六, 六月 19

改造貧窮為富貴的方法 -- 轉貼

分類:修心養性
2010/05/31 12:06

改造貧窮為富貴的方法


1、懺悔自己過去身體、語言和心念上所造偷盜的罪業。

2、從今以後,決心不犯偷盜。

3、看見別人從事偷盜時,設法加以勸導或阻止。

4、看見偷盜的眾生,替他懺悔。

5、常願一切眾生永遠不偷竊、不盜用別人的財物。

6、看見別人不偷盜,加以稱讚。

7、宣揚不偷盜的益處。

8、看見別人獲得利益,不但不嫉妒而且生歡喜心。

9、看見別人施捨財物生隨喜心。

10、時常觀想自己在施捨。

11、看見貧苦眾生,心生憐湣而不加以輕視或譏笑。

12、看見富貴人家,勸他施捨,利益大眾。

13、看見別人追求利益,不但不加留難,而且設法幫助他們達成願望。

14、盡心幫助窮困的眾生。

15、侍奉父母,不使老人家有所匱乏。

16、常念『地藏王菩薩』等佛菩薩的名號。

您可以大聲的說您在學佛!

您可以大聲的說您在學佛!

 

有很多人學佛修行,常常會遇到這樣的難題,就是被沒有學佛的家人阻礙。為什麼呢?因為一般人通常有一種刻板印象覺得學佛的人非常消極、逃避現實,只是一昧的學佛,也不盡照顧家庭的義務,讓一般人對修行會有種青燈伴佛的寂寥觀感。
對於一般人而言,長期的在物質慾望的生活中,要一時出離是很難的;也或者很多人只是為了生活求溫飽在艱苦的奮鬥著;他們在不了解的情況下會認為只是一昧的學佛,對現實生活是不切實際的。
所以,幸運的是,佛教裡還有一尊佛,關心著這些業重薄福的眾生,他就是眾所皆知的「藥師琉璃光佛」。這尊佛發了十二大願,其中有些願力就是為了要幫助福報不夠的人,生活困難的人,或者他還是對世間慾望放不下的人。這樣的人您要他一下放下來學佛,除非是遇到很危急的困難,如生重病或意外,他稍微才有可能會接受。所以藥師佛為了幫助這一類的眾生,他的願力中有說:
「第三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以無量無邊智慧方便,令諸有情,皆得無盡所受用物,莫令眾生有所乏少。」
「第十一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飢渴所惱,為求食故造諸惡業;得聞我名,專念受持,我當先以上妙飲食,飽足其身;後以法味,畢竟安樂而建立之。
「第十二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貧無衣服,蚊虻寒熱,晝夜逼惱;若聞我名,專念受持,如其所好,即得種種上妙衣服,亦得一切寶莊嚴具,華鬘塗香,鼓樂眾伎,隨心所翫,皆令滿足。」
這三個願力,對於一般人而言是非常契機的。很多反對您學佛的人也許會講:『先顧肚子,再顧佛祖』,沒錯!藥師佛的願力就是這麼講的,他讓您先得到溫飽之後,才有那個餘力學佛。
因為若是學佛的人還是有很深的慾望,這樣要學出離的法門是很難的!就如同清朝的玉琳國師所說:『若于現前富貴功名未能忘情,男女飲食之欲,未知深厭,則於往生法門,未易深信。即信矣,身修淨土而心戀娑婆,果何益乎?
則求其不離欲鉤,而成佛智,處於順境,不致淪胥者,固無如修持藥師願海者之殊勝難思也。』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若您對世間的慾望無法忘懷,不能厭離世間的慾望,那麼您去學極樂淨土的法門,就難以深信,就算是相信了,雖然表面修往生極樂的法門,但心裡面卻還是戀眷著這個世界,那麼這樣能夠相應嗎?
若是想滿足世間慾望又能夠成佛,在世間的順境中又不墮落,那麼不如修藥師法門得藥師佛大願的加持,這樣的殊勝是不可思議的!
所以玉琳國師要我們捫心自問,真實的檢視自己的根性,選擇適合的法門。
因此,我們今天有幸聽到藥師佛的本願名號功德,也願意相信了!那麼,這真的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我們對一般世俗人也可以介紹藥師佛本願給他們,讓他們瞭解,學佛不是背棄世間,也不是逃避責任。
因為藥師佛深知世俗人的想法,所以他願意來幫助您,有機會能夠得到生活的照應,將來有一天也能夠學佛,如經文講的:『先以上妙飲食,飽足其身;後以法味,畢竟安樂而建立之』。這樣他們再也不會反對您學佛了!因為您學藥師法門並不一定要您放棄世間的一切,這樣他們相對而言比較可以接受了。還有什麼理由反對呢?
若您想改變自己的困境,向更美好的未來邁進,不妨可以閱讀藥師佛的十二大願,呼喚他的聖名,並向藥師佛祈禱,相信您必有所獲。
祝福您 平安 健康 安樂 吉祥!
南無藥師琉璃光佛!

★ 全世界資料最豐富的藥師佛專業網站:http://www.bhaisajyaguru.org/
★ 提供專修藥師法門的行者的交流論壇:http://bbs.fogjs.com/
歡迎多多轉寄流通本訊息,功德無量!
歡迎護持流通本資訊,人身稍縱即逝,若來此世間不能做出對自他有利益的事,那麼等於是空來一趟,未來世只能隨業流轉。
佛教提倡布施,在財施、法施和無畏施中,又以法施的功德最大。法施,就是把佛法的道理介紹給別人知道,使眾生能夠了解生死的由來、死後的歸趨、解脫煩惱的方法、真正幸福快樂的境界等。而「流通佛法資訊」正是法施的方式之一。
在此網路時代,隨喜介紹轉貼佛法網站也是流通佛法的一種方式。就如同佛累世勤苦修行,已經將所有修行功德灌注於佛號,只要有人發心持誦就能得到累劫修行之功德。前人辛苦出資出力建立網站,有緣見網站者,只需發心隨喜舉手之勞的流通轉貼,即是一種法施最容易的方式。
若能在佛法中造些許的功德,地藏菩薩承諾將救度此人不墮入三惡道。故能夠大量的轉寄佛法的訊息,甚至只是一念隨喜,將是帶給自己與他人、今生與來世幸福、快樂的緣起。

星期五, 六月 18

邪淫有六變,當知!何謂六?

分類:佛法心法
2010/04/26 01:01
邪淫有六變,當知!何謂六?
一、不自護身;
二、不護妻子;
三、不護家屬;
四、以疑生惡;
五、怨家得便;
六、眾苦所圍。
已有斯惡,則廢事業;未致之財不獲,既獲者消,宿儲耗盡。




-----------------------------------------------------------

願與十方大德共沐法益
南無阿閦如來
佛告魔言。汝能毀壞誰之道心。魔言。其求大乘捉持阿閦如來名者。我心則生愁憂熱惱。如我今日復得熱惱。用聞阿閦如來名故。
南無月光如來
《五千四百五十三佛名》中說:「如果持誦月光如來名號,平時常常晨起作意,將在四萬劫中能回憶生世,時時不忘菩提心。如果恒時憶念盡淨諸趣王如來的名號,那麼在今生今世中一切罪業都能徹底清淨,直到終點。十四俱胝年間能回憶生世,直至菩提之間善根永不窮盡。如果受持淨眼王如來的名號,將成為具有天眼者,在四十劫中能回憶生世,直至菩提之間善根不盡。任何人如果念誦良象香光明王如來的名號,他的身體將在一千三百年裡散出芳香,永不忘失菩提心。任何人如果擺花時念誦二十一遍吉祥花如來的儀軌(名號心咒),將花撒在佛塔上,他的心願悉皆圓滿,一切業障均得清淨。任何人如果受持山王如來的名號和陀羅尼咒,他的一切心願悉皆圓滿。」

什麼是我執呢?

分類:佛法心法
2010/06/17 11:09
什麼是我執呢?

我們死了以後,到地府受審的那個,就是「我」,不是我們的身體去,是「我」去,「我」,執則有,不執則無,所以,是「我相」到地府受審,判罪後,到地獄處受苦的,也是「我」,不是我們的身體去受,身體已死了,埋葬了,沒有受與不受,只有「我」去受。地獄罪畢後,投胎時,也是「我」去投胎,無我,不會入胎,有我,才入胎;或入人胎,入胎後,出生為人,長大後造罪,誰造罪?不是身體造罪,是「我」造罪。

一切罪都是由我而造,例如行路時,不知不覺,踏死了一隻蟻子,不知道——無我——無罪,若見到一隻蟻子,故意踏死牠,有我,有殺蟻罪,所以一切罪都是從我而生。

不但一切罪從我而生,一切貪瞋痴煩惱,亦是由我而起,所謂我貪、我瞋、我痴、我嫉忌、我諂曲、我憍慢,無我,一切煩惱無所從起。

煩惱因我而生、業因我而作、輪迴因我而受,都是因為「我」,稱為我執。「我執」非常厲害,亦不易斷,惟有金剛般若,可以斷我執,若不斷除我執,生死無有了期。

昔日摩登伽女,因執著五百世的姻緣,是故五百世皆為女人,後來在楞嚴會上,得楞嚴咒的力量,把我執消除,證阿那含果。

因五陰而起我,破了五陰的我,則無我起煩惱、無我造罪、無我受生死,是謂了生死。聲聞緣覺,只不過以般若力破了我執,無我,不再起煩惱,無我,不作業,無我,不受生死,出三界火宅,免受輪迴。

聲聞緣覺雖然認為五陰無我,但仍認為有五陰之法、有生死之法、有涅槃之法,稱為法執,既執有法,便蓋覆佛性,是故二乘人雖然生死已了,但仍未見佛性,既未見佛性,不懂得從性起修,又焉能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呢?

凡夫不但我執未空,法執亦未空,有我執,所以受生死輪迴,有法執,所以不見佛性;菩薩以金剛般若智破我執,出生死苦海,不受輪迴,再破法執,見佛性,從性起修六度萬行,功德圓滿即成佛。

聖一法師

別錯亂了因果 〔轉貼〕

資料來源網址: 

http://tw.myblog.yahoo.com/avalokitesvara-palace/article?mid=11225&prev=11226&next=11160&l=f&fid=15 

〔轉貼〕

  因果原理是個簡單的法則,但也是個複雜的過程。其中包括命運的原理,

其實也是因果原理。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常人有問類似這樣的疑問;譬如,張艾嘉捐錢這麼多,他的兒子怎 麼
會被綁架呢?台灣的白冰冰也是捐錢很多,可是女兒也是被壞人殺死。

又如;有個人一直在慈善單位服務無數病老殘窮工作多年,可是現在怎麼
丈夫叛變呢?

又譬如;經濟犯盜走好億萬金錢,可是現在怎麼都在享受而沒有看到惡報
呢?
會有以上的疑惑,因為「錯亂因果」,因為不知道因果法則。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其實因果法則很簡單;「你當今做了什麼,你將來就會得到什麼!」
問題只在於什麼受報時機而已。
換言之,你捐的錢,這和你的兒子安危無關。你在慈善單位為病老殘窮服
務,這無關你的婚姻是否生變也無關。而經濟犯的罪行,並非這一世就會
受報。她在來世投胎地獄或餓鬼,可是你並不知道。

若此世造惡就此世受報的,這叫做「現世報」。只是現世報發生時,很多
人還是不知道這是現世報。
果報的發生,必須在與「惡因」同樣的機緣下,才會發生。意即,在什麼
機緣下造做的惡業,將來就在同樣的機緣下發生了。

譬 如,做生意的人和朋友合夥做生意,而此人利用合夥而盜用朋友財產,那將來此人又與人合夥時,他所貪來的錢財就會虧空掉。因此,在世俗的算命時,有時算命的 會告訴你不能和人做合夥生意。因為,你命中的惡報會因此而誕生。或者,算命的會告訴你不可以做生意,只能「吃頭路」,因為你一做生意就會虧錢。為什麼會虧 錢?因為過去世曾經在生意中盜取不義之財之故。

也有人的婚姻命運,算命的會告訴你,「只有小老婆」的命,而沒有「正房」的命。因為,過去世總是搶他人配偶之故。總之,有什麼因,就有 什麼果,這是不能錯亂的。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怨天尤人
也有不少人,當事業失敗時,當婚姻不順時,當總總的命運不好時,總是怨天尤人,總是怨嘆老天爺怎麼給我這麼差的命運,要不然就是怪周 邊的人,要不然就是怪政府、怪國家、怪時機不好,或者乾脆把失敗原因歸咎於風水。但卻從來沒有要怪自己,卻 不知自己的厄運都是自己造來,卻反而要怪罪無辜的人、事、物。也由於如此無知,這難怪命運不好了。
所 以,「怨天尤人」也代表當事者不明因果,也不了解自己。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期待果報卻未見果 報
也有人行善多年,卻沒有看見自己的善報來臨,結果就不信因果了。
也有人行善多年,但是家裡卻還是很不平安,也因此不信因果了。
以上這些現象都是不明因果原理的人會發生的態度。

你想想看,吾人生生世世的輪迴,也不知下造下多少的善惡業,
你可知道有多少的因果正等著時機應現嗎?

因果報應的展現必須符合造因當初的機緣,當兩者一致時,果報才會應現。
另外提醒的是,若你行善很多,受益者還是你,而不會是你的家人。所以當你行善多年,而你家人還是不平安時,你 要知道果報是「公修公得,婆修婆得」,這樣你就可以了解,即使你行善多年,但是全家人的命運可能還是有很大的差別。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補償心理
也有人做了某些壞事之後,由於心理不安,所以就極力的行善,以試圖補償。這樣的人優點是,還知道「善有善報, 惡有惡報」,但是卻還不知道因果法則。
盜取不義之財的人,害怕厄運會來,所以猛力的放生,那會有效嗎?
毀謗他人,那趕快捐錢可以免罪嗎?
殺人的人,那趕快到寺廟拜神明,可以無過嗎?神明就此保佑嗎?
以上的作風都是錯亂因果。
若盜取他人財物,若想免罪的最直接方法,那就是趕快把錢財連本帶利還人家,這才有機會免罪。
若毀謗他人,哪趕快給人道歉,還人清
白,這是扺罪既直接又有效的方法。
而殺人的逃犯若到寺廟祭拜祈求逃亡成功的話,那恐怕會更快被警方抓到。
像殺人這種罪,屬於重罪,為什麼是重罪呢?
因為無法補償給受害者。
這不像欠錢,你可以連本帶利補償,那虧欠就打平了。所以像這種犯重大惡業的結果,即使懺悔了,也一樣投胎惡 道。
那要不要懺悔呢?
懺悔可以讓重罪者在惡道壽命短一些。

                                          若犯了錯要怎麼彌補呢?

一、若惡業屬於可以償還的, 那你就趕快去償還,連本帶利償還給受害人,若因此能得到受害的原諒,那因果報應就此打平了。
二、若屬於無法償還的,那只 能靠懺悔來減少過失。但是,懺悔是不得已的方法,只有減輕罪業的功效,而不能完全赦免惡報。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行善回向給他人誰 會受報
也許,你基於某個善心,將行善功德回向給某個人,那此人可以賺到功德或享用到福報嗎?
將行善功德回向給他人,最大的受益者還是自己。依佛經表示,將行善功德回向給他人,當事者得七分,被回向者得 一分。
若更仔細一點而說的話,對方能得多少,以下這些因素關係到被回向者能得到多少。
若你行善回向給他人,此人若因此感到歡喜、讚嘆的話,那此人所得和你無異。反之,若此人不知道這件事,那被回 向者得七分之一。若被回向者不以此感到歡喜(因為有人不信因果),甚至不高興,那此人就得不到任何利益了。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先人造惡子孫受報乎
先人造惡而子孫衰敗的新聞,也許你也見過,但是,這不是先人造惡而子孫受報喔!若是這樣的話,那就不合乎因果 法則了。
大惡人造惡之後,她的子孫就會厄運連連。其實,不是先人造惡而子孫受報。而是造惡之家,隨後而來投胎的也是惡 人之故。反之,你是大善人,往後來投胎的就會出現善人。

其實這原理也很簡單,譬如某個政黨貪取國家很多錢財,而知道的人,若是貪心的,也必然想要分一杯羹,所以就加 入這個政黨了。這也可以說,不義之黨,必有貪財之人。
這也可以說,像有的經濟犯貪取了這麼多錢,那往後就有貪婪揮霍之徒到他家族投胎了,因為投胎成為他的家人,才 享用得到呀!但是投胎之後,很快就把這些不義之財很快揮霍光了。
另外再舉例說明一次;當你的家人中有大善人,那往後就有菩薩投胎到你家族了。這原理和以上都是相同的。

而這些感應,通常是隔代而發生。意即,一人有大善惡表現時,此者的善惡應現通常發生在他的孫子上。(除非這個 人沒有後代)
這可以說,在近年盜走上億錢財的這些經濟犯人數還不少,這些人除了個人的惡報之外,他們將會有揮霍無度或沒出 息的孫子等著出世。

  圖片點擊可在新視窗打開檢視  隨喜的功過
當你看到有人行善,你也跟著歡喜的話,那你也有功德。將來此人的福報來臨時,你也能享用到。反之,當他人造惡 而你跟著歡喜的話,那你也有過。將來此人受惡報時,你也會遭受連累。
是故,見善隨喜亦有功,視惡歡喜也 有過。
不僅做壞事的人有果報,而且「見惡隨喜」的人也會遭到連累,換言之,即使本身沒有行善,但能「見善隨 喜」的話,本身也會受到福蔭的。因為,因果的報應是從「」地來決定的,而非從外表的行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