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講「無事」,今天,就講「無心」。無心這兩個字,也是很費解,就是,很難解釋得清楚。
有人講「你要我們無心,那不是每一個人都變成石頭?」「石頭差不多都是無心。一塊石頭,它根本沒有什麼意念,沒有什麼意識,它也沒有心,那不是要我們每個人都變成石頭嗎?」
也有人講「我們打坐,打坐到一點念頭都沒有——不起一念,就跟枯木死灰一樣」。什麼是枯木呢?樹死了,死的本頭就是枯木。什麼是死灰呢?就是把紙燒掉了,或木頭燒了,就剩下灰。枯木、死灰就等於無心嗎?修到這樣子,就可以成就嗎?其實,佛法不是這樣子。
佛法,有一個很高的境界,並不是完全是「無」。以前,呂祖修到這樣子,就被黃龍祖師喝瘗說「這樣子,你跟我這根禪杖,所謂鍚杖,是差不了多少。你修得跟我這枝鍚杖一樣,當然也是長生不老,但是,筢沒有什麼太大的作用」。
所以,所謂的無心,是無心而能夠有作用——無心而用。起心動念,能夠很活潑、很光明,這個不是很好嗎?何必一定要把起心動念都變成枯木死灰?
有兩句很重要,就是「無心而用」——無心,但是你能夠運用;「用而無心」——真正的運用,又要達到無心。所以,「無心而用」「用而無心」就是「剛剛好」「恰恰好」的境界。這個講起來,就等於好像在講「真空妙有」一樣。
佛法,「不是」要你修成枯木死灰,也不是修成跟石頭一樣,或者跟禪杖一樣。
佛法,是要你能夠完全在「寂默」中而能夠運用。「無心而用」「用而無心」。這一種境界,就是很偉大的境界。
我們不是「求名」去修法,或者求名去做一些事情,也不是為了「求利」去做一些事情。不為「什麼」,但是,你做,就叫「無心而用」;你在做這些事情時,又要達到無心的境界。這個才是真正最超勝的佛法。
你能夠運用「無事」跟「無心」,你就能夠入三摩地。三摩地的顯現,是自然而然。
「不去求而成就」「去做而無求」就是「無心」。
「在做當中,又要達到沒有心念」;「在沒有心念之人,又要起作用」反覆地這樣子修行,這才是禪。
嗡。嘛呢唄咪。吽。
一九九一年五月二十四日
蓮生活佛開示於真佛密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留言系統接受 5 種 HTML 標記:
< a > (建立連結之用)
< strong > 及 < b > (將文字轉成粗體)
< em > 及 < i > (將文字轉成斜體)
你必須有Yahoo!、Google
或其他支援OpenID的帳號才可以登入留言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