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香港真佛報:真佛密語集
我們昨天談到所謂「空性」就是真理,釋迦牟尼佛到世間的一大事因緣,也是來解釋「空性」這兩個字。但是衪在這棵菩提樹下所思維的東西,我們知道衪是思維這 十二因緣。十二因緣就是從無明一直到老死,當中經過十二個層次的循環,「無明」、「生」、「色」、「受」、「行」、「識」、「愛取」,種種的變化循環,一 直到老死。佛陀在菩提樹下衪就想這十二因緣的循環。衪知道所有的眾生都是從無明所生。經過了種種行、受、色、愛取,還有六根、六觸,還有觸,就是感覺,種 種的變化,一直到老死,衪一直在那邊想這種循環。最後衪開悟的時候,衪知道原來這十二因緣最高的,真正的正見,就是「空性」。那麼「空性」也就是「正 見」,什麼叫「正見」呢。就是正確的見解。衪由事物當中領會到真正的見解的時候,這個時候就叫做開悟。那麼開悟有何不同?他會產生一種證量出來。產生證量 以後的這個人,就不是一般的凡夫,他就是一個覺者,覺者在他一生的行識跟思維當中,就跟一般的凡夫不同。
我們昨天談到所謂「空性」就是真理,釋迦牟尼佛到世間的一大事因緣,也是來解釋「空性」這兩個字。但是衪在這棵菩提樹下所思維的東西,我們知道衪是思維這 十二因緣。十二因緣就是從無明一直到老死,當中經過十二個層次的循環,「無明」、「生」、「色」、「受」、「行」、「識」、「愛取」,種種的變化循環,一 直到老死。佛陀在菩提樹下衪就想這十二因緣的循環。衪知道所有的眾生都是從無明所生。經過了種種行、受、色、愛取,還有六根、六觸,還有觸,就是感覺,種 種的變化,一直到老死,衪一直在那邊想這種循環。最後衪開悟的時候,衪知道原來這十二因緣最高的,真正的正見,就是「空性」。那麼「空性」也就是「正 見」,什麼叫「正見」呢。就是正確的見解。衪由事物當中領會到真正的見解的時候,這個時候就叫做開悟。那麼開悟有何不同?他會產生一種證量出來。產生證量 以後的這個人,就不是一般的凡夫,他就是一個覺者,覺者在他一生的行識跟思維當中,就跟一般的凡夫不同。
所以,人生種種,眾生種種,都是在十二因緣當中,但是十二因緣都不是正見,唯有空性才是正見。得到正見以後,對於世間上的這種因緣,他就能夠把它們看成一 種空性。由於初初以這個空性來做為正見,那就能夠在這人間契合真理,完全合於真理。做任何事,行任何事,甚至想任何事,都能夠符合在真理之上,這個叫做 「正見」。
那麼,正見就是空性,空性就是正見,「空性」當然也是真理。唯有這種領受到真正空性證量的人,他才能夠不受芸芸眾生的污染。在這當中,也就是心經所提到 的,也不增加也不減少,也無淨,沒有什麼叫做清淨的,也無垢,沒有什麼叫做污穢的。也無生,因為你已經證到空性,也就是十二因緣裏的「生」,也證破了。也 無滅,也沒有老死,也就是說,你已經證到空性的話,十二因緣的東西當然也就是破了。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淨,這個就是心經裏面的東西。其實,講起來 心經裏面所講的東西都是在講空性。那由這兩個字會產生很多種力量出來,這個力量是無窮、無盡。能觀破一切世間煩惱跟世間的一切生命現象,最大的哲理是釋迦 牟尼佛本身所證悟出來。當然這個屬於最高深哲理,也就是最高深的人生哲理。但是能夠把最高深的人生哲理想出來,還能夠運用的話,這個叫做「體」跟「用」, 體用都能夠得到的話,那就是非常超越跟殊勝的。
「眾生」可以講都是污染,你活在眾生之中就是一定要受污染,但是你假如是一個開悟的聖人的話,你根本沒有什麼叫做污染,也沒有什麼叫做煩惱,也沒有什麼叫做受、想、行、識、十二因緣,種種的現象在困擾着你。這個是突然之間,佛在菩提樹下所證悟到的。
嗡嘛呢唄咪吽。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留言系統接受 5 種 HTML 標記:
< a > (建立連結之用)
< strong > 及 < b > (將文字轉成粗體)
< em > 及 < i > (將文字轉成斜體)
你必須有Yahoo!、Google
或其他支援OpenID的帳號才可以登入留言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