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淤泥而不染去觀察吧。
挺直腰身、心平氣和地坐下來,不必試圖停止思考,那是無法停止的。
只需去觀察這些思想。
觀察者,如立於丘陵之上俯瞰山谷一般,已然超越了被觀察者。
觀察之時,不要妄下判斷,只需靜靜地觀察,如同看著江水流動,然後接受這些思想。
不要抗拒,而是全然接受,做到出淤泥而不染。
他是誰? 有雙眼晴在身後時刻望著我。
無窮無盡的渺茫歲月中,有雙眼睛在不分晝夜地時刻觀察我。
他是誰呢?
不要為我的話語所困惑,好好思考他到底是誰吧。
不要逃離,要習慣他。生命將因此常新。
不論我們出口的是無心之言,還是別有深意之詞,身旁都會有耳朵在聆聽。
可稱其為神,也可稱之為靈魂,或佛性。
他的言語,必將開啟他的內心。
我們可以通過他的言語,瞭解他的內心世界。
忙於俗事的我們,需養成沉默和傾聽的習慣,方可得到啟悟。
不要將自己的憂慮和困難歸咎於他人,應該把這些煩惱看成是生命的曆程。如果心中生起各種煩惱,就不應該迴避,而應該設法克服這些煩惱,勇敢地站起來。
挺直腰身、心平氣和地坐下來,不必試圖停止思考,那是無法停止的。
只需去觀察這些思想。
觀察者,如立於丘陵之上俯瞰山谷一般,已然超越了被觀察者。
觀察之時,不要妄下判斷,只需靜靜地觀察,如同看著江水流動,然後接受這些思想。
不要抗拒,而是全然接受,做到出淤泥而不染。
他是誰? 有雙眼晴在身後時刻望著我。
無窮無盡的渺茫歲月中,有雙眼睛在不分晝夜地時刻觀察我。
他是誰呢?
不要為我的話語所困惑,好好思考他到底是誰吧。
不要逃離,要習慣他。生命將因此常新。
不論我們出口的是無心之言,還是別有深意之詞,身旁都會有耳朵在聆聽。
可稱其為神,也可稱之為靈魂,或佛性。
他的言語,必將開啟他的內心。
我們可以通過他的言語,瞭解他的內心世界。
忙於俗事的我們,需養成沉默和傾聽的習慣,方可得到啟悟。
不要將自己的憂慮和困難歸咎於他人,應該把這些煩惱看成是生命的曆程。如果心中生起各種煩惱,就不應該迴避,而應該設法克服這些煩惱,勇敢地站起來。
這些煩惱有何意義,為什麼我們會遭遇這種不幸?深入去思考這些問題,然後再重新站起來。
不管是誰,只要來到這個世界,就背負著旁人無法窺視的重擔。每個包袱的重量各不相同。人生就是如此,因此,即使遇到困難,也絕不應該逃避。
世界上所有的困難,只是要傳達一個訊息,那就是,克服它們並培養新的創造力和意志力。
聖人日:「以遮障為解脫。」障礙無處不在,在這個世上活著,難免會遇到各種障礙。我們克服了多少困難,才走到今天啊!所以人生是一場障礙賽,一場還未結束的競賽。
解脫是什麼?解脫就是越過這些障礙,從內到外都變得輕鬆自在的狀態。障礙是達到解脫的墊腳石、望大家再次記得,現在所生活的塵世,既非極樂,也非地獄,而是一個堪忍又蘊含生活趣味的世界。
遇到困難時,不要認為這就是生命的全部,也不可認為自己走錯了路,那只不過是一生當中,需要跨越的一道關卡罷了。
生命的關卡不止一兩道,未來還有更多的考驗在等待著我們。
每跨越一道關卡,我們的精神年輪就會增加一輪,克服難關後,不只生理年齡增長了,精神年齡也會不斷增長。困難能開拓我們的眼界,促使我們漸趨成熟。
不要對眼前事物的利害關係斤斤計較,而要用一生的時間去客觀地審察。擺脫煩惱的方法或許很多,但首先要懂得知足。
我們不一定要曆經大事,才能感受到幸福;日常生活的細枝末節裡,也能感受到幸福。
聖人也曾云:「以疏利為富貴。」意思是幸福的秘訣不在於財富多寡或事情大小,即使是沒有財富、事情很小,很多時候也能讓人感到滿足。
現實是,人們只要一開口都在談錢,但錢不是人類生活的全部,現在大家過於關注這類的議題。
目前的經濟衰退,是物慾氾濫的結果,這種不景氣也是我們內心貧弱的證據。
想要心胸開闊,就不能只顧眼前的利益,而要從內心開始修行。要超越個體考慮整體,少欲知足,懂得知足,才能變得寬裕。
作者簡介
法頂禪師,一位禪僧、自然主義思想家與實踐家,年少時出家,大半生都在深山中獨自修行。禪師一向主張要清貧簡樸,對於只強調「擁有」和「發展」的世俗理念深表質疑。
禪師亦被尊稱為「南韓梭羅」,因為有太多的慕名者造訪,遂決定獨自隱居山林。如同一棵傲然屹立的青松,以單純而清貧的修行之道向人們啟示生命的真理他是自由之人的象徵,如同大雪中的尋花者,為生命不斷尋找靈魂的出口《活著,就要幸福》超越了國家與語言的界限,是享譽世界的人生哲學精粹,在世界多個國家同步發行。三十餘年間,禪師通過每月寫一篇文字與眾人交流。他指出,物質本是身外之物,我們最後淪為物質的奴隸;這樣的生活會讓人失去自由,世人應該擺脫這種幻象。
出處:佛教部落格社區
不管是誰,只要來到這個世界,就背負著旁人無法窺視的重擔。每個包袱的重量各不相同。人生就是如此,因此,即使遇到困難,也絕不應該逃避。
世界上所有的困難,只是要傳達一個訊息,那就是,克服它們並培養新的創造力和意志力。
聖人日:「以遮障為解脫。」障礙無處不在,在這個世上活著,難免會遇到各種障礙。我們克服了多少困難,才走到今天啊!所以人生是一場障礙賽,一場還未結束的競賽。
解脫是什麼?解脫就是越過這些障礙,從內到外都變得輕鬆自在的狀態。障礙是達到解脫的墊腳石、望大家再次記得,現在所生活的塵世,既非極樂,也非地獄,而是一個堪忍又蘊含生活趣味的世界。
遇到困難時,不要認為這就是生命的全部,也不可認為自己走錯了路,那只不過是一生當中,需要跨越的一道關卡罷了。
生命的關卡不止一兩道,未來還有更多的考驗在等待著我們。
每跨越一道關卡,我們的精神年輪就會增加一輪,克服難關後,不只生理年齡增長了,精神年齡也會不斷增長。困難能開拓我們的眼界,促使我們漸趨成熟。
不要對眼前事物的利害關係斤斤計較,而要用一生的時間去客觀地審察。擺脫煩惱的方法或許很多,但首先要懂得知足。
我們不一定要曆經大事,才能感受到幸福;日常生活的細枝末節裡,也能感受到幸福。
聖人也曾云:「以疏利為富貴。」意思是幸福的秘訣不在於財富多寡或事情大小,即使是沒有財富、事情很小,很多時候也能讓人感到滿足。
現實是,人們只要一開口都在談錢,但錢不是人類生活的全部,現在大家過於關注這類的議題。
目前的經濟衰退,是物慾氾濫的結果,這種不景氣也是我們內心貧弱的證據。
想要心胸開闊,就不能只顧眼前的利益,而要從內心開始修行。要超越個體考慮整體,少欲知足,懂得知足,才能變得寬裕。
作者簡介
法頂禪師,一位禪僧、自然主義思想家與實踐家,年少時出家,大半生都在深山中獨自修行。禪師一向主張要清貧簡樸,對於只強調「擁有」和「發展」的世俗理念深表質疑。
禪師亦被尊稱為「南韓梭羅」,因為有太多的慕名者造訪,遂決定獨自隱居山林。如同一棵傲然屹立的青松,以單純而清貧的修行之道向人們啟示生命的真理他是自由之人的象徵,如同大雪中的尋花者,為生命不斷尋找靈魂的出口《活著,就要幸福》超越了國家與語言的界限,是享譽世界的人生哲學精粹,在世界多個國家同步發行。三十餘年間,禪師通過每月寫一篇文字與眾人交流。他指出,物質本是身外之物,我們最後淪為物質的奴隸;這樣的生活會讓人失去自由,世人應該擺脫這種幻象。
出處:佛教部落格社區
..........................................................................................................................................
韓國精神禪僧法頂禪師圓寂
朝鮮日報記者 金翰秀 (2010.03.12 08:20)
現在該是放下一切時間和空間的時候了。舍利不用找,舍利塔也不用建。所謂我的東西還是存在,那麼請為社會使用這些東西,讓這個世界清澈的香氣芬芳。
法頂禪師留下上述遺言,11日下午1時51分許在首爾城北洞的吉祥寺圓寂。法頂禪師是韓國最具代表修行精神的高僧,他所著的《無所有》、《山房閒談》、《放下離開》、《美麗的結尾》等隨筆集和其留下的法文滋潤了無數人的心靈。無所有一書銷達300多萬冊。且部份內容成為韓國中小學課文。
法頂禪師1932年出生於全羅南道海南郡,1954年被當代禪僧曉峰大師收為弟子並出家,曾在松廣寺、雙磎寺、海印寺等寺廟參禪修行。20世紀60年代曾參與佛經的韓語翻譯工作,進入20世紀 70年代後,他開始通過隨筆和著作向讀者傳播佛教價值觀,引發了巨大反響。
1996年,Kim
Yeong-Han菩薩將首爾最具代表性的料亭「大苑閣」贈送給他,他將其改為吉祥寺,並將其作為市民運動團體「清澈芬芳」的道場。
朝鮮日報記者 金翰秀 (2010.03.12 08:20)
現在該是放下一切時間和空間的時候了。舍利不用找,舍利塔也不用建。所謂我的東西還是存在,那麼請為社會使用這些東西,讓這個世界清澈的香氣芬芳。
法頂禪師留下上述遺言,11日下午1時51分許在首爾城北洞的吉祥寺圓寂。法頂禪師是韓國最具代表修行精神的高僧,他所著的《無所有》、《山房閒談》、《放下離開》、《美麗的結尾》等隨筆集和其留下的法文滋潤了無數人的心靈。無所有一書銷達300多萬冊。且部份內容成為韓國中小學課文。
法頂禪師1932年出生於全羅南道海南郡,1954年被當代禪僧曉峰大師收為弟子並出家,曾在松廣寺、雙磎寺、海印寺等寺廟參禪修行。20世紀60年代曾參與佛經的韓語翻譯工作,進入20世紀 70年代後,他開始通過隨筆和著作向讀者傳播佛教價值觀,引發了巨大反響。
1996年,Kim
Yeong-Han菩薩將首爾最具代表性的料亭「大苑閣」贈送給他,他將其改為吉祥寺,並將其作為市民運動團體「清澈芬芳」的道場。
他一生致力宗教和諧曾邀請已故樞機主教金壽煥參與Kilsang寺禮拜,也書寫一幅慶祝耶誕節字句贈予天主教報紙,並在漢城明洞天主教堂演說他致力保持基督教和佛教團體友好關係,他說「最偉大的宗教不是佛教,基督教,猶太教或伊斯蘭教,而是仁慈」。
憐憫的體現法頂禪師2007年患上肺癌,雖然接受了抗癌治療,但去年病情復發,此後一直與病魔作鬥爭。
吉祥寺、松廣寺、佛日庵設立了焚香處,火葬儀式將於13日上午11時在全羅南道順天市松廣寺舉行。
簡介
法頂禪師,1954年在當代高僧曉峰禪師門下受戒出家、歷任韓文大藏經版譯經委員、佛教日報主筆、松廣寺研修院院長等職。
吉祥寺、松廣寺、佛日庵設立了焚香處,火葬儀式將於13日上午11時在全羅南道順天市松廣寺舉行。
簡介
法頂禪師,1954年在當代高僧曉峰禪師門下受戒出家、歷任韓文大藏經版譯經委員、佛教日報主筆、松廣寺研修院院長等職。
他是一位禪僧、自然主義思想家與實踐家,年少時出家,大半生都在深山中無電力設備草屋獨自修行。禪師一向主張要清貧簡樸,對於只強調「擁有」和「發展」的世俗理念深表質疑。
禪師亦被尊稱為「韓國梭羅」,因為有太多的慕名者造訪,遂決定獨自隱居山林。三十餘年間,禪師通過每月寫一篇文字與眾人交流。他指出,物質本是身外之物,我們最後淪為物質的奴隸;這樣的生活會讓人失去自由,世人應該擺脫這種幻象。
法頂禪師,如同一棵傲然屹立的青松,以單純而清貧的修行之道向人們啟示生命的真理他是自由之人的象徵,如同大雪中的尋花者,為生命不斷尋找靈魂的出口《活著,就要幸福》超越了國家與語言的界限,是享譽世界的人生哲學精粹,在世界多個國家同步發行。
禪師亦被尊稱為「韓國梭羅」,因為有太多的慕名者造訪,遂決定獨自隱居山林。三十餘年間,禪師通過每月寫一篇文字與眾人交流。他指出,物質本是身外之物,我們最後淪為物質的奴隸;這樣的生活會讓人失去自由,世人應該擺脫這種幻象。
法頂禪師,如同一棵傲然屹立的青松,以單純而清貧的修行之道向人們啟示生命的真理他是自由之人的象徵,如同大雪中的尋花者,為生命不斷尋找靈魂的出口《活著,就要幸福》超越了國家與語言的界限,是享譽世界的人生哲學精粹,在世界多個國家同步發行。
作品:
── 《無所有》/天下雜誌
.我的住處非常寒酸、原始,所以也乏善可陳;但是,能夠純真地活著,就足以令我喜悅,我只是暫時依止在這樣的狀態而已。
──《山中花開》台灣明名文化
.美麗的結尾,是回歸本初的自心,並在這過程中尋回遺失的本性。
──《美麗的結尾》/台灣明名文化
.幸福的秘訣,絕不在於擁有多少需要的東西,而是在於能夠從不需要的東西裡,獲得多少自由。
──《凡活著的盡皆幸福》/遠流出版
《山中花開》內文摘錄洞視人生
── 《無所有》/天下雜誌
.我的住處非常寒酸、原始,所以也乏善可陳;但是,能夠純真地活著,就足以令我喜悅,我只是暫時依止在這樣的狀態而已。
──《山中花開》台灣明名文化
.美麗的結尾,是回歸本初的自心,並在這過程中尋回遺失的本性。
──《美麗的結尾》/台灣明名文化
.幸福的秘訣,絕不在於擁有多少需要的東西,而是在於能夠從不需要的東西裡,獲得多少自由。
──《凡活著的盡皆幸福》/遠流出版
《山中花開》內文摘錄洞視人生
現在我住在一個連門牌號碼都沒有的地方。
我的住處非常寒酸、原始,所以也沒什麼好說的;但是,能夠純真地活,就足以令我喜悅,我只是暫時依止在這樣的狀態而已。
我的住處非常寒酸、原始,所以也沒什麼好說的;但是,能夠純真地活,就足以令我喜悅,我只是暫時依止在這樣的狀態而已。
對修行者來說,哪裡會有永久的居所?只不過如過客一般,暫借一宿而已。
修行者應該時時洞察自己所處的位置,自我反省。
有次走入寺廟,看見禪房前的石階上貼了一則帖子:「照顧腳下。」這是什麼含義呢?意思就是指觀察自己所站的位置,洞察所處當下的意思。
在石階上貼了這樣的帖子,雖然也有請大家把鞋脫下之意,但那只是表面的含義。這句訓示終究的目的,是提醒我們反思目前的處境,探究實相的意義。佛陀的本生故事可分成兩大類,即佈施和忍辱。把擁有的施給他人、幫助別人分擔困苦,如果有必要,甚至能佈施眼睛、手臂和所有的財物。雖然是象徵的故事,談的卻是我們難以想像的忍辱,或是把擁有的一切全都給予別人,這即是忍辱負重。
佛陀後來成佛,是行的結果,我們應捫心自問,身為一名基督徒或佛教徒,是否也按照佛法或聖經的指引過活。有精神信仰的人,應該時常生起這樣的疑問,如果沒有這種疑問,就不會有前進的動力。應該時常自覺地問自己,而不是讓他人來發問。每個人都應當懂得對自己的人生發問。
修行者應該時時洞察自己所處的位置,自我反省。
有次走入寺廟,看見禪房前的石階上貼了一則帖子:「照顧腳下。」這是什麼含義呢?意思就是指觀察自己所站的位置,洞察所處當下的意思。
在石階上貼了這樣的帖子,雖然也有請大家把鞋脫下之意,但那只是表面的含義。這句訓示終究的目的,是提醒我們反思目前的處境,探究實相的意義。佛陀的本生故事可分成兩大類,即佈施和忍辱。把擁有的施給他人、幫助別人分擔困苦,如果有必要,甚至能佈施眼睛、手臂和所有的財物。雖然是象徵的故事,談的卻是我們難以想像的忍辱,或是把擁有的一切全都給予別人,這即是忍辱負重。
佛陀後來成佛,是行的結果,我們應捫心自問,身為一名基督徒或佛教徒,是否也按照佛法或聖經的指引過活。有精神信仰的人,應該時常生起這樣的疑問,如果沒有這種疑問,就不會有前進的動力。應該時常自覺地問自己,而不是讓他人來發問。每個人都應當懂得對自己的人生發問。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留言系統接受 5 種 HTML 標記:
< a > (建立連結之用)
< strong > 及 < b > (將文字轉成粗體)
< em > 及 < i > (將文字轉成斜體)
你必須有Yahoo!、Google
或其他支援OpenID的帳號才可以登入留言喔~